【基因BB】基因編輯準確度未逹百分百 學者:最危險是編輯出完美人類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11/28 11:19

分享:

分享:

翁建霖認為,用基因編輯技術防止愛滋病傳播到下一代,手法比較激進。(商台圖片)

內地科學家賀建奎聲稱以基因編輯培育出愛滋病免疫雙胞嬰兒,引發倫理爭議。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翁建霖說,目前有替代方案,包括藥物方式令嬰兒免於愛滋病病毒感染,但賀建奎用基因編輯技術防止愛滋病傳播到下一代,手法比較激進。

翁建霖今(28日)早在商台節目表示,基因編輯技術原本用於保護細菌,免受病毒侵擾,十多年前發現能改造人類基因。他又說,有關基因編輯的技術已達到編輯人類基因的水平,但中國與國際均規限只可在14天內的肧胎進行為合法,超過14日已是人類,不能進行基因編輯。

他解釋,人類有23對染色體,約30億個字母排列、2萬多個基因,雖然現時的基因編輯準確度達7、8成,將基因剔除或加入論理上可改善遺傳病,但難以保障可以百分百達到預期效果,因為不同基因互相影響,若編輯某一個基因,其他基因可能出現突變。

翁擔心世界上可能有其他實驗室,正在進行同類研究,只是沒有向外公布,最危險的情況是有關技術被應用在商業化,譬如出現科幻小說的橋段,有人利用基因編輯技術,將後代編輯成完美的人。

問及在可以治療疾病的前題下是否可進行基因編輯,他認為,一方面要經過道德論理的批核,應用在成人或兒童身上要得到本人或父母同意,另一方面要考慮是否影響後代,而肧胎本身是無法表達意願。